媒體聚焦
【寧夏新聞網】舌尖上的“連湖味道” 電力賦能連湖西紅柿迎春走俏
三月初,吳忠連湖普羅旺斯水果西紅柿十分走俏,在吳忠市各商街超市,普羅旺斯水果西紅柿一斤賣7元至10元不等?!吧扯幻?,皮薄肉厚,好吃??!”市民紛紛贊美道。吃過連湖西紅柿的人都知道,這種滋味在當地人的心里那是美滋滋的享受。是什么讓具有“連湖口感”的西紅柿賣到這么高的價格還如此暢銷呢?這事兒還得從種植農戶李忠旗的身上說起。
全電種植留住“連湖味”
2月16日清晨,李忠旗走在自家的30畝西紅柿種植農場,連片的西紅柿種植區分布在開闊的溫棚里。棚內的自動控溫機、自動控濕機、施肥機、澆水機定時啟動后,安靜的溫棚便熱鬧起來。
為了讓西紅柿有“連湖之味”,李忠旗四處求問專家,才知道溫棚內的溫控和濕控,是打開西紅柿“連湖味道”的秘訣。
兩年前,李忠旗從外面引入了8臺溫控調節器和電動濕度自動控制器,還有4臺自動噴水機。隨后,他向國網青銅峽市供電公司提出用電增容申請。該公司收到他的用電申請后,結合年內農場電網升級改造計劃,組織開展現場勘查,確定供電方案,而后為溫棚新架變壓器3臺、架設400伏線路550米、新立電桿11基,將充足的電力送到了他的溫棚基地。很快,全電種植帶來的精準調控與李忠旗的種植經驗相輔相成,形成了他的“獨家秘訣”。
在可靠的電力保障下,李忠旗從事全電種植,實現了成功轉型?!皬慕衲甑那闆r看,我的溫棚一年出產的西紅柿將達到5萬斤,按照市場價格,利潤保底可超過10萬,收入是去年的2倍!”李忠旗開心地介紹道。
電力賦能鮮果暢銷全國
在大力種植西紅柿的同時,不少連湖農民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擴大生產量讓產品走出寧夏暢銷全國。在李忠旗的帶頭下,當地成立了連湖農場雙豐公司。
連湖農場雙豐公司主要從事西紅柿保鮮運輸和銷售業務。因西紅柿皮薄肉厚儲存時間短,西紅柿對于保質期要求較高,對精準控溫有著迫切的需求??墒?,該公司剛上馬時使用傳統低溫儲存方法,如果溫度過高西紅柿的保鮮期縮短,過低又可能容易凍爛腐壞。
可正當李忠旗為此苦惱之際,青銅峽市供電公司派人上門為該公司檢修線路,交談中得知青銅峽市供電公司正在推廣以電代煤。而電力溫度控制設備可以解決西紅柿儲存的問題。
很快,他向青銅峽市供電公司申請實施電氣化改造,當日就被受理。從申請受理到內部受電裝置竣工驗收,青銅峽市供電公司安排專人全程跟進,僅用15天就為雙豐公司通上了電。
“我們自主采購電氣化設備后,去年年底供電公司幫我們設計好了改造方案。改造后產品產出率比原來提高23%,月度銷售額也提升了23%,用能成本卻下降了12%。僅用能費用,一年就可節省成本30萬元?!崩钪移扉_心地說。
電力加持下的西紅柿,讓很多當地經銷商早早打出了招牌,也讓游客們在游玩時品嘗舌尖上的美味。目前,連湖農場共有一百多個溫棚實現電氣化,帶來經濟效益超50萬元。
從“種糧能手”到“種菜好手”
1971年出生的李忠旗是從西海固搬遷移民來到青銅峽連湖鎮。在這個得益于黃河沿岸的農場小鎮,李忠旗從“旱田”到“溫棚”,從“種糧能手”到“種菜好手”的故事,要從他19歲那年說起。
四十多年前連湖鎮還是一片荒涼的戈壁灘,連湖鎮背靠內蒙古,面向黃河??克运钱數厝说膫鹘y,那時,每年風沙裹挾著黃土在西邊卷土而來,在政府防沙治沙的政策引導下,李忠旗從貧瘠的西海固搬遷來到這片荒涼的戈壁灘,開始了他艱難的種植歷程。
2010年底,李忠旗建造了30畝的西紅柿種植溫棚,“萬事開頭難,剛開始不會搞,也沒名堂?!碧峒皠倓偡N植時的經歷,李忠旗有些不好意思。他當年在西吉的時候會犁地會種糧會播種,農活干了10多年,懂得小麥的成熟時節了解莊稼種植怎么倒茬。在莊舍鄰里是出了名的會種莊稼的人??砷_始種西紅柿,先前的知識沒有了用武之地。
從開始調試土壤的酸堿度到育苗的篩選,再到小苗的成活率,李忠旗花了整一年的時間學習研究基礎種植技術。2011年底,他的西紅柿種植事業漸漸步入正軌,但更大的問題卻困擾著李忠旗?!胺N出來的西紅柿和普通市面上的西紅柿沒有什么區別,皮厚瓤薄味道也很一般?!睅捉浿苷?,具有“連湖味道”的西紅柿新鮮出爐?!吧扯幻?,實而不空,甜而不粘,皮薄肉厚。把嘴巴貼上去這么一嘬,像果凍一樣酸酸甜甜的汁水兒直竄舌尖,流入咽喉,沁爽到心坎里?!鼻皝碛瓮娴挠慰托蜗蟮刭澝赖?。
李忠旗的這一種植方式也是連湖農場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國家電網寧夏電力“民族一家親”共產黨員服務隊將服務百姓美好生活與黨建“抓基礎、抓融合、抓特色,創先爭優”工作相融合,堅持以黨建“三抓一創”為引領,深化“民族一家親”黨建品牌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創先爭優,唱響卓越服務升級行動。(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圖片由國網吳忠供電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