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發展
寧夏農墾持續深化改革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寧夏農墾持續深化農墾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全面增強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并加快推進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創新、資源資產整合和產業優化升級,促進農墾經濟高質量發展。
寧夏農墾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生平說,目前寧夏農墾進一步理順了體制、搞活了機制、釋放了潛力、激發了活力。2019年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178億元,增長6%,營業收入達34.5億元,增長27%,利潤達1.25億元,增長11%;職均收入達4.5萬元。
——建立集團化管理體制。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農墾改革發展,2009年以來,先后出臺5個農墾改革發展文件,梯次推進農墾市場化、集團化、企業化改革,推動寧夏農墾改革走在全國前列,被列為全國農墾改革綜合示范區。2014年,寧夏農墾整體改制轉企,寧夏農墾事業管理局不再作為實體機構存在,管理體制由原來的“一套班子、兩塊牌子”,轉變為適應市場化、企業化發展的集團化管理體制。自治區國資委代表自治區政府對農墾集團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寧夏農墾集團依法行使國有資產經營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結構,全面推行黨組織書記、董事長(場長)“一肩挑”,明確了企業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修訂了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職權和議事規則,構建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行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集團公司董事會下設戰略與投資、薪酬與考核、審計與風險防控3個專門委員會,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咨詢建議,集團本部按產業板塊設立農場、牧業、酒業和服務業4個事業部,指導和服務下屬企業生產經營。
同時,寧夏農墾還在22個全資(控股)公司設立董事會、黨組織、經理層,其余企業設立執行董事兼任總經理、黨組織書記,建立外部董事派出制度,按“一專多兼”方式向子公司派駐5個監事會,一名監事會主席負責3-5個企業,每個企業再設立1名專(兼)職監事和1-2名職工監事,實現監督監事全覆蓋。此外,寧夏農墾還推行扁平化管理,變三四級管理為二級管理,將原有的50個子公司和農場合并重組為29個全資(控股)公司,建立了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模式。
——健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按照精簡高效原則,寧夏農墾今年將集團本部16個部門整合為11個,實行定崗定員定編定責,推行管理人員全員競聘上崗,全墾區145人參與了70個管理崗位競聘,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高能低、薪酬能增能減的機制進一步落實,同時,積極推行薪酬與績效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薪酬向一線傾斜、工資與績效掛鉤,打破了“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局面,經營業績突出的企業負責人薪酬高于集團高管,與薪酬最低企業負責人相差近30萬元。此外,寧夏農墾還積極推進僵尸企業處置、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任務,完成沙湖米業公司停產清算、人員安置等工作。
——完成農場辦社會職能移交。2010年前,寧夏農墾將自辦的35所中小學校、17所醫療衛生機構以及所有公安機構先后移交屬地管理。2017年,寧夏農墾承擔建設的3期8個生態移民區、11.45萬畝土地,全部移交屬地政府管理。2018年,寧夏農墾14個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整體移交屬地政府管理,共移交資產78億元,土地4.1萬畝,莊點157個。農業農村部對寧夏墾區先行試點、探索經驗,明確步驟、穩步推進,把握政策、平穩移交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確定為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的“寧夏模式”。
——規范和加強國有土地管理。寧夏農墾共完成153.8萬畝農墾土地確權登記,確權登記率90.5%,得到自然資源部通報表揚;在全國農墾率先開展土地資本化運作,將118.2萬畝、總價79.9億元土地注入農墾集團,轉增國有資本金,很多兄弟墾區前來學習借鑒;采取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方式,2011年發行寧夏第一支18億元農業企業公司債券,2018年如期償還本息,2018年發行了第二期3.4億元公司債券,近期又成功發行寧夏首筆5億元疫情防控債券,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融資難題,贏得了與金融機構合作的主動權,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寧夏農墾深入開展農墾國有土地專項清理整治行動,著力整治“農地非農化”、土地“三過”、非法倒賣土地和欠繳土地承包費等問題,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化解農工社保繳費難題。2001年,因農場和職工欠繳社保費用嚴重,寧夏農墾率先在全國實行以土地置換養老、醫療保險費用,劃給每個農業職工5至7畝土地、不交承包費,由農業職工繳納企業和個人養老和醫療保險費用。這一做法,在當時有效緩解了企業和職工繳納社保費用的壓力,維護了墾區穩定發展。然而,隨著寧夏職均工資逐年上漲,農業職工社保置換地收入與應繳社保費用之間的“剪刀差”越拉越大。2018年,寧夏農墾研究制定解決農工社保繳費難的指導意見,對農工社保費用給予補貼,逐年加大補貼力度。2019年國家和自治區社保繳費“雙降”后,堅持“增費不增負,減費不減補”,兩年共落實補貼資金2814萬元,惠及7600多名農業職工。
盡管寧夏農墾改革工作成效已經顯現,但其改革的步伐并未止步。金生平等人表示,今后寧夏農墾將堅持以農為本、深耕細作,持續深化集團化、企業化改革,持續推進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更好發揮寧夏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骨干作用。
?。ㄞD自新華社《高管信息(寧夏)》2020年第11期)